外来企业想分一杯羹,而本土企业大多数又面临着“断粮”的处境,于是2015年土地市场再次上演争地之战。

  2015年厦门商住地依旧是政府土地收入的主力,11幅商住地共计收金178.96亿元,平均溢价率50.0%,平均楼面价10309元/㎡,“面粉价高于面包价”现象不断出现,土地市场价格依旧坚挺。

  供应有所增加

  商办为主,翔安区再唱主角

  2015年厦门土地供应明显上涨,但商住用地总建供应量却有所回落。

  2015年厦门经营性土地新增供应土地面积183.98万㎡,建筑面积559.55万㎡,同比上涨66.1%;其中含住宅用地供应建筑面积132.38万㎡,同比下滑35.1%。

  2010年-2015年厦门土地供应情况

  数据来源:CRIC

  从地块属性来看:

  新增供应中商住用地所占面积比重有所下滑,共8幅、50.93万㎡,占比27.7%;商办用地大幅增加,供应19幅,占比为35.7%;商业用地7幅,面积占比32.0%;酒店用地5幅,面积占比4.5%。

  区域分布来看:

  翔安区在继13年成为供应主力14年被同安赶超后,今年以微弱优势战胜同安,全年共供应41.77万㎡,主要分布在南部新城板块;

  同安区则以4幅、40.54万㎡屈居第二;其次为湖里区、海沧区、集美区;排名后的依旧为思明区,虽土地供应达9幅,但总供应面积仅11.86万㎡。

  2015年厦门市各区土地成交分布

 

  数据来源:CRIC

  土地成交:

  商住地供应偏紧,僧多粥少愈加明显

  土地市场一改去年颓势,成交规模大幅提升

  受全年土地供应明显增加的影响,今年共成交41幅地块,相比去年增加17幅,规划总建从去年的221.94万㎡增加到602.42万㎡,同比增长171.4%。

  二级市场趋于饱和,流拍多为商办地

  2014年以来,住宅限购的放开,商办二级市场遭遇滑铁卢,成交量明显下滑,整体市场趋于饱和。但今年商办用地供应却反增不减,流拍的6幅地块,商办地块占据了5幅,另一幅则为环东海域的酒店用地。

  商住地供应偏紧,本土外来房企竞争激烈

  在今年商住土地的竞争中,本土房企与外来房企表现不相上下,11幅地块本土和外来房企分别收获6幅和5幅。

  实力外来房企恒大首次进驻厦门,便再次更替集美新城地王,而龙湖则以“双料地王”进驻马銮湾,未来将与首开携手开发,由此可见对于外来房企想进入厦门,他们要付出的代价是拿更高的楼面价地王,这也对房企的产品溢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  2010年-2015年厦门土地成交情况

  数据来源:CRIC

  土地成交价格:

  溢价再下滑,却仍是地王年

  整体溢价率持续下滑。

  2015年全市经营性用地的总溢价率为24.8%,去除3幅限价房用地底价成交,其余的多数的溢价率维持在30%-70%之间,溢价率并不是很高。

  究其原因

  1. 政府调高了起拍楼面价,减少高溢价的可能性;

  2. 部分地块本身素质较为一般,存在诸如商办占比高、经营条件苛刻等问题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溢价率上涨的空间。

  3. 今年商办、商业地块占比提高且均为底价成交,很大程度拉低了整体的溢价率

  房企求地若渴,商住地价格依旧坚挺。

  2015年平均溢价率50.0%,平均楼面价10309元/㎡,“面粉价高于面包价”现象不断出现,土地市场价格依旧坚挺。

  2010-2015年厦门楼面价走势

 


  数据来源:CRIC

  外来房企下血本夺地,耗资超过厦企一倍。

  今年厦门楼市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稳步回升,房企们对于厦门楼市发展信心大增,无论是本土房企想要继续深耕还是外来房企想进驻厦门,面对有限的商住用地,都想“分羹”,特别对于外来房企,若在厦门没有储备用地,将面临断供问题,“紧迫性”比本土企业更大。

  从今年商住地土拍看,外来房企拿地热情极高,在每场土拍中均能看到身影,而为了成功摘地,也不惜花高价以竞得地块。2015全年,外来房企共在厦拿地98.07万㎡,耗资122.67亿元,资金超过了本土企业的一倍。

  高昂的“面粉价”,对于后期销售压力较大,产品溢价能力的体现将是较大的挑战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能够进驻厦门的外来房企一般都是实力房企,对于未来区域房地产发展或多或少都将带来一定利好。